TOOT SCIENCE 托特科学实验是全球创新操作实验课程领导者和全球儿童 STEM 科学教育领跑者;拥有源自符合美国NSES, NGSS与中国小学科学教育标准的专业课体系,超前的科学教育理念,多样的授课方式, 领先的教学设备和科学的教学环境。
Hot News / 热点新闻
2019 - 05 - 24
点击次数: 610
艺术系的天文爱好者哥白尼,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小城托伦,父亲是以经营铜...
2019 - 05 - 16
点击次数: 786
母亲,这个词总是被给予柔情,但这一次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一身份拥有的力量。妈妈的力量...
Case / 最新案例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日期: 2019-05-10
浏览次数: 319


永远不要质疑一小部分热心的民众能否改变世界。事实上,他们才是唯一改变过世界的人 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玛格丽特·米德

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

你曾见过这样的人吗?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不会被改变打败,而是在改变中繁荣昌盛。他们会相处解决方案,第一时间解决问题。他们制造出的产品服务了千千万万的人。他们创意满足。


得益于自身的创造力,他们可以驾驭新科技,化解新问题,把控新环境。这种创造力还赋予了他们新的工具,帮助他们在一个没有既定道路、凡事皆有变数的世界迈向成功。


这就是为什么,有如此多的人,致力于将创造性课堂发扬光大;这就是为什么,那些有关教育创新的视频,会如火如荼地疯狂传播;这就是为什么,“创客运动”风靡于全球各大校园。
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

教育的未来已经在你的课堂之中。教育的未来会在你做实验时实现;会在你赋予学生话语权和选择权时实现;会在你摒弃照本宣科的课程,带领学生在学习之路上自由驰骋时实现;会在你真正教授学生知识,而非教他们应对考试时实现;会在你释放全体学生的创造力时实现;会在你做出大胆决定,让他们去创造、设计、解决问题时实现。


释放内在创造力就如同我们尝试的其他事情,练习能让它变得更容易。这不仅能解决一切问题,还能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。当你听到“设计思维”一词时。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创客空间和STEAM实验室的画面。但是设计思维不止是STEAM实验室。它始于挖掘学生的好奇心,允许他们去创造、检测、再创造,直到最终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发布给真正的受众。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
什么是设计思维?


设计思维并非一个课题、 主旨或课程。


它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,鼓励人们积极冒险,激发创造力。当你开始寻找设计思维的案例时,便会发现它随处可见。在非营利组织中,项目的设计师运用设计思维来为他们所服务的群体开发解决方案;工程师运用设计思维创造有形的产品;作家要经历一个出版流程,这个过程与设计思维本质上很相似。


为了理解设计思维,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建筑的基础和框架。你建造了什么类型的建筑,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,你会如何装修它,你把它建在了哪儿,这些都和你的独特个性有关。你想盖一间房子, 然后用黄色的通心粉艺术作品和猫王的天鹅绒相片装饰它?去做吧, 这是你的房子。你想开一家商店,在里面售卖要着巧克力的培根?去做吧,世界上的培根用之不竭。


理解设计思维的另一种方法,是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自己去了家本地的冰冻酸奶店。在这里,你可以任意挑选想要的口味,在里面任意放上想要的糖果。(在我们看来,冰冻酸奶其实就是吃糖和冰激凌的借口,因为这样你就能称之为“健康食品”了。) 最终成品的的确确是你的,是你决定了把薄荷酸奶和花生酱夹心放在一起。 但即使最终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,这一流程也适用于每一个人。


设计思维也是如此。尽管二者所用材料和最终成品可能相差甚远(比如,你可能会有一个服务项目或实物产品),但其一般流程却通用于每一个人。另外,这个流程或框架是一个循环。 创造过程是混乱的,但这没有关系。然而,如果没有一个框架,混乱将永远只是混乱。


通常情况下,设计思维遵循以下模式:同理心、定义、头脑凤暴、原型制作、测试。
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

第一阶段:观察、倾听、了解


“观察、倾听、了解”阶段有关认识,这是整个循环的起始。当学生们看到或经历一些事情之后, 会对某个想法、系统或问题产生一定认识,这种情况会在老师向他们提出一个科学或工程问题时发生。有时,当学生意识到别人或自身的需求时,这种认识也会产生。由于同理心,他们会开始关注某个群体所面临的一系列具体问题。还有些时候,这一阶段起始于简单的困感或好奇,并在最终走向创造性的突破。在这一阶段,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访谈、需求评估或观察的方式,去发现与探索。


第二阶段:多多发问


随着学生对某个想法或问题有越来越多的认识和了解,他们开始提出疑问。在这-阶段,学生就某个话题会开启天然的好奇心,并确定个待解决的具体问题。然后,他们提出了系列疑问,通过这种方式去努力理解他们将要尝试解决的问题。


在这一阶段,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组成小组,分享他们的问题前,单独提出问题。接着,他们可以参与到小组头脑风暴会议当中。有些学生可能需要句干或一些问题的例子。尽管探究是人类的本性,但有时孩子们会缺乏表达出他们好奇心的语言。句干可以帮助学生明白,如何才能提出颇有见地的问题。


第三阶段:理解问题或过程


提出问题之后,学生们就进入了研究阶段。他们将在这一阶段了解与问题相关的系统和关键信息。他们可能会研究因果,可能会对竞争产品进行市场调研。带着“我们想如何解决问题”这个大致思路, 他们可能会对前人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一些研究。 学生们的目标是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,这样他们就能理解问题,最终(在下一阶段)就解决方案出谋划策。


有些时候,学生们会为了明确他们的受众,进行更多的采访和需求评估。其余时间,他们会就这一问题和专家进行讨论。他们会经常查阅信息文本,找出和他们所探究的问题相关的事实,或是在实际创造什么东西前,提出一个观点。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
第四阶段:探寻想法


有些人将这一阶段称为“白板化”。从本质上而言,这一阶段是略显凌乱、需要协作的。有了对概念的深入理解,学生们便有机会集思广益,探寻多种想法,直到能够形成个总体规划。我们通常把这一阶段分解为一个小循环:先是开放式头脑风暴,然后对各个想法进行单独分析,之后再回到头脑风暴。在经历了这一阶段后, 学生们便会对他们要“创造什么”有一个清楚的想法或理念。


当我们要求学生比喻一下这个流程时,他们的答案大相径庭。有人把它比作移动的一台相机,他们要为取景框找到正确的场景或物体,然后慢慢地把它移到焦点中央。有人把它比作旅途中抵达目的地前的四处观光。还有人把它比作倒出一堆乐高积木( 指头脑风暴),然后再对积木分类整理,从而决定搭建什么。这些比喻虽然不甚完美,但它们都体现了一个概念 :在针对某个具体概念,并将其塑造成具体想法前,要把思路打开,多方搜集信息。


第五阶段:创造产品原型


这是学生们创建首个模型的阶段,这个模型可能是用Scratch(编者注:MIT设计开发的少儿编程工具)完成的电子游戏,也可能是份电子杂志的初稿。然而,它不必有太高的科技含量。一些极佳的创造只需要纸板和胶带,或只需要编撰故事、创建活动或开展一个服务项目。


这是亲自动手的阶段。在这一阶段,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现实。请注意:他们时常想略过前四个阶段,直接跳到这一阶段。可是,我们只有先搭建好基础,才能更加顺利、专注地进行创造流程。


第六阶段:确定产品优缺点,改进产品


这一阶段可以循环进行,学生们可以确定产品的优缺点,然后改进原型,以解决出现的问题。基础数据可以是客观、定量的,如桥梁项目,机器人项目或科学实验。但它也可以是主观、定性的,比如学生对某部小说或纪录片的反馈。


在这一阶段,学生应清楚认知以下两点:产品要达到何等质量,对这一质量应如何进行评估。在确定产品优缺点之后,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,回过头来改进原型。在这些改进之后,再一次去确定产品优缺点。接着,学生们可以在这个正在运行的循环中再次进行改进,直到产品做好准备发布。


第七阶段:现在是产品发布时间!


最终,学生们会面向真正的受众,发布作品,并试图说服人们,他们的设计是值得考虑的。到了这一步, 他们就有机会见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切实可行。受众会喜欢吗?他们会用它吗?


这种真实的反馈提供了一个更能以同理心思考受众心理的机会,而这一机会将提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。 之后,学生们可以开始个新的循环,着力于开发2.0版本或创造全新事物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设计思维循环并不是一个要你严格遵循的公式。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灵活,可调整的。学生在创造时可能需要做些研究,在到达“探寻想法”阶段前,他们的想法可能会来回变化,这都没有关系。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

设计思维适用于所有学科吗?


我们不妨看看校内已然萌发设计思维的地方。比如,设计思维非常适用于新闻、手工课,烹任、戏剧、艺术和音乐等科目。这些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它们都非常适合实验、尝试、改正错误和发现探索。或许,我们是时候把这些特点融入核心科目当中了。
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

设计思维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吗?


在人们看来,设计思维仿佛是一个面向中学教育的框架,但它实际上也适用于小学阶段。低年级学生天生好奇敏感, 这就很自然地引出LAUNCH循环的前两个阶段,和小朋友起发现探索绝非难事, 毕竟在他们眼里,虫子都十分有趣。


虽然在“理解问题或过程”阶段,低年级学生还需要更多的支持,但他们却很愿意了解新鲜事物。如果作为教师的你,可以把各路嘉宾请进课堂,并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,那么,学生便能通过提问来进行探究。市面上有面向幼儿阶段的书籍以及在线资源,可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。以科技为依托的视频和各种多媒体形式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。


此外,低年级学生往往会在“探寻想法”和“创造”阶段非常有活力。你站在操场上,观望着这群学生:他们在幻想崭新的世界,发明着全新的游戏。若是给他们个纸箱、一把剪刀和一卷胶带,你便能亲眼见证,他们是如何发明创造的。


乍一看,低年级学生可能没有耐心去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,并进行改进。然而,早在少儿时期,他们就已经经历了各种不断改进的过程。他们总是在不断犯错。想想孩子是怎么学骑自行车,怎么学外语,怎么学乐器的吧。在这些时刻,他们的耐心可是超出了大多数成年人的极限。


诚然,设计思维适用于所有年龄段,但也要确保适合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。高中生往往比低年级学生更加自主。所以,支架式教学很重要。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更多操作和触觉上的互动。


TOOT看点 | 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: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?

文字来源:以上文字来源于【美】约翰·斯宾塞 Johm Spencer,A.J 朱莉安尼 A.J.Juliani 《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: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》



TOOT SCIENCE
Copyright ©2005 - 2023 河南图特赛恩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